未分配利润怎么算?
未分配利润的计算涉及企业留存收益的累积,其核心公式为:
期末未分配利润 = 期初未分配利润 + 本期净利润 - 已分配利润(盈余公积、股利等)
以下是具体步骤和示例:
1. 公式拆解
- 期初未分配利润:上一年度结转的未分配利润(直接取自资产负债表期初数)。
- 本期净利润:本年度税后利润(取自利润表)。
- 已分配利润:包括法定盈余公积、任意盈余公积、向股东分配的股利等。
2. 计算步骤
- 确定期初数:从上年资产负债表中获取“未分配利润”期末数。
- 计算本期净利润:利润表中的“净利润”科目。
- 扣除分配部分:
- 提取盈余公积:按公司法规定(如10%法定盈余公积)。
- 分配股利:根据股东会决议的现金或股票股利。
- 调整其他因素(如有):如前期差错更正、会计政策变更等。
3. 示例计算
假设:
- 期初未分配利润:50万元
- 本期净利润:100万元
-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:10%(即100万×10% = 10万元)
- 分配现金股利:30万元
计算过程:
期末未分配利润 = 50万 + 100万 - 10万(盈余公积) - 30万(股利) = 110万元
4. 特殊情况处理
亏损处理:若企业存在以前年度亏损,需先用当期净利润弥补亏损,剩余部分再分配。
(例如:期初未分配利润为-20万元,本期净利润30万元,则先弥补亏损后剩余10万元再进行分配。)
法定要求:法定盈余公积累计达注册资本50%后可不再提取。
5. 数据来源
- 期初数:资产负债表“未分配利润”年初数。
- 本期净利润:利润表最末行“净利润”。
- 分配明细:企业利润分配方案或股东会决议文件。
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准确计算未分配利润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企业具体账务处理,并确保符合会计准则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