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正确处理脚踝扭伤以加速恢复并避免后遗症?
脚踝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,正确处理能加速恢复并避免后遗症。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:
紧急处理(24-48小时内)
立即停止活动(REST)
➤ 避免承重或走动,防止二次损伤。
冰敷消肿(ICE)
➤ 用毛巾包裹冰袋,每次敷15-20分钟,间隔2小时重复,持续1-2天。
➤ 注意: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,防止冻伤。
弹性绷带加压(COMPRESSION)
➤ 用绷带从脚趾向小腿方向缠绕,适度加压以减少肿胀。
➤ 警告:若出现麻木、发紫,说明过紧,需松开。
抬高患肢(ELEVATION)
➤ 平躺时将脚踝垫高至超过心脏水平,促进血液回流。
后续护理(48小时后)
- 逐步恢复活动:疼痛减轻后,可尝试轻量活动(如脚趾抓毛巾、脚踝绕圈)。
- 热敷或冷热交替:肿胀消退后,改用热敷(每次15分钟)促进血液循环。
- 药物辅助: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(遵医嘱或说明书)。
需要就医的情况
⚠️ 出现以下症状时,可能存在骨折或韧带撕裂,需立即就医:
- 无法站立或行走,脚踝严重变形。
- 肿胀/淤血迅速扩散,疼痛剧烈。
- 48小时后仍无好转,或反复扭伤。
康复与预防
- 强化训练:恢复期进行平衡训练(如单脚站立)、小腿肌肉拉伸。
- 护具保护:运动时佩戴脚踝护具或使用肌内效贴布。
- 选择合适的鞋子:避免高跟鞋或鞋底过硬的鞋,运动时穿高帮鞋增加支撑。
误区提醒:
❌ 扭伤后立即按摩或热敷——会加重肿胀!
❌ 强行活动或继续运动——易导致慢性损伤(如习惯性扭伤)。
及时正确处理是关键,严重时务必寻求专业医疗帮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