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增加肌肉?
增加肌肉需要结合科学的训练、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恢复。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指南,帮助你高效增肌:
一、力量训练:核心驱动因素
训练原则
- 渐进超负荷:逐步增加重量、次数或训练量(组数×次数×重量)。
- 复合动作为主:深蹲、硬拉、卧推、引体向上、划船等多关节动作能刺激更多肌肉群。
- 训练频率:每周针对每个肌群训练2-3次(如分化训练:推/拉/腿或上下肢分化)。
- 强度与容量:
- 增肌最佳次数范围:6-12次/组(70-85% 1RM)
- 组数:每个肌群每周10-20组(新手从低组数开始)。
计划示例
- 新手计划:每周3次全身训练(如周一、三、五),每次包含深蹲、卧推、划船、肩推、引体。
- 进阶计划:4-5天分化训练(如胸+三头、背+二头、腿、肩+核心)。
二、饮食:肌肉生长的燃料
热量盈余:
- 每日摄入热量需高于消耗(约多300-500大卡)。
- 计算基础代谢(BMR)后,根据活动量调整(如BMR×1.5)。
蛋白质摄入:
- 每日1.6-2.2克/公斤体重(如70kg者需112-154克)。
- 优质来源:鸡胸肉、鱼、鸡蛋、乳清蛋白、豆类。
碳水与脂肪:
- 碳水:4-6克/公斤体重(提供训练能量)。
- 脂肪:占总热量20-30%(优先选择坚果、鱼油、橄榄油)。
分餐策略:
- 每日4-6餐,训练后30分钟内补充蛋白质+碳水(如蛋白粉+香蕉)。
三、恢复:肌肉生长的关键期
睡眠:
- 每晚7-9小时深度睡眠(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在睡眠中)。
主动恢复:
- 每周1-2天低强度活动(散步、瑜伽)。
- 泡沫轴放松、拉伸缓解肌肉紧张。
避免过度训练:
- 连续高强度训练后如出现疲劳、食欲下降,需降低强度或休息1-2天。
四、常见误区与优化建议
- 误区1:只练孤立动作
→ 应优先安排复合动作(如深蹲>腿屈伸)。
- 误区2:蛋白质过量
→ 超过2.2克/公斤的蛋白质可能加重肾脏负担(无肾病者通常安全,但无需过量)。
- 误区3:忽视渐进性
→ 定期记录训练数据,确保逐步提升负荷。
五、补充策略(非必需但可辅助)
- 肌酸:每日3-5克,提升力量与耐力(推荐一水肌酸)。
- 咖啡因:训练前摄入(100-200mg)增强专注力。
- 维生素D与Omega-3:促进肌肉合成与恢复。
六、关键要点总结
- 每周3-5次力量训练,以复合动作为核心。
- 每日热量盈余+足量蛋白质。
- 睡眠>7小时,合理安排休息日。
- 坚持8-12周以上,定期调整计划。
执行提示:前3个月新手福利期增肌最快,可每月增加0.5-1公斤体重(纯肌肉增长约每月0.25-0.5公斤)。遇到平台期时,可调整训练变量(如增加重量、改变动作顺序)。